-
淮南子
已全本
作者:刘安及门客 阅览:1119200
《淮南子》又名《淮南鸿烈》、《刘安子》,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,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,故而得名。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,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,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-
黄帝内经
已全本
作者:佚名 阅览:1116621
《黄帝内经》分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两部分,起源于轩辕黄帝,后又经医家、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,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。在以黄帝、岐伯、雷公对话、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,主张不治已病,而治未病,同时主张养生、摄生、益寿、延年。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(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),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。是研究人的生理学、病理学、诊断学、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。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“藏象学说”等。
-
曾国藩家书
已全本
作者:曾国藩 阅览:1116510
曾国藩(1811—1872),初名子城,字伯函,号涤生,谥文正,同治时封侯爵,世袭。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、理学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“中兴名臣”之一,晚清散文“湘乡派”创立人。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(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)。有《曾国藩家书》传世,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。
-
幻中游
已全本
作者:烟霞主人 阅览:1112264
《幻中游》,孤本小说,(清.步月斋主人乾隆三十二年刻本)书写明代史实,反映魏忠贤专权,刚直不阿的石峨一家的悲欢,其中忠臣孝子、烈女节妇、良师信友、义仆贤妓、无不悉备、俾看官可以启其善念,遏其邪心,较之偷香窃玉之态,闺阁床笫之言,大有异处。
-
搜神记
已全本
作者:干宝 阅览:1108330
《搜神记》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,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。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。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,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,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。
-
世说新语
已全本
作者:刘义庆 阅览:1105492
《世说新语》是中国南朝宋时期(420-581年)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。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(403-444年)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,梁代刘峻作注。全书原八卷,刘峻注本分为十卷,今传本皆作三卷,分为德行、言语、政事、文学、方正、雅量等三十六门,全书共一千多则,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,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、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。
-
霓裳铁衣
已全本
作者:清歌一片 阅览:1102070
母亲本来极美,只是一年前的一天,她的皮肤突然开始变坏,发出红点,红点渐渐变黑,然后像野草一样疯狂地发须蔓延,爬满周身,直到现在,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就成了这种模样。连最好的医生也束手无策。最后只能归结于一种未知的病毒,他们称之为“蛛毒”。这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病毒,我的母亲这样。据说,我的外祖母和曾高外祖母也是这样的。或许以后不知道哪一天,我也难逃这种厄运。
-
正德外记
已全本
作者:高阳 阅览:1097438
大明弘治十八年端午节。时逢佳节,又当盛世,好热闹的一个端午。首辅刘健正在相府中大排筵宴,召集内阁中的一班有文采的属官,分韵斗诗;忽然,门官疾趋上堂,走到刘健身边,弯着腰在他耳际轻声说道:“相爷!宫里张公公派了一名公公来,说万岁爷宣召,请相爷马上进宫。”明朝称太监为“公公”。太监有大有小,职位最高的称为“秉笔司礼监”,可以为皇帝代批奏疏,参预军国大计。但是秉笔司礼监中,并没有姓张的,可知宣召进宫,并非有什么突发的重大事件,需要处理。因此,刘健便问:“可知何事宣召?”“没有说。只说是张公公派来的!”听得“张公公”三字,刘健心便往下一沉。→高阳作品集
-
司马法
已全本
作者:司马穰苴 阅览:1088563
《司马法》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。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。据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记载:“齐威王(公元前356-前320年)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,因号曰《司马穰苴兵法》。”《司马法》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,亡佚很多,现仅残存五篇。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,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、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,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,提供了重要的资料。
-
抱朴子
已全本
作者:葛洪 阅览:1087754
抱朴子,书名。晋葛洪撰。抱朴([bào pǔ])是一个道教术语。源见于《老子》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。抱朴子内外篇凡八卷,内篇论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,纯为道家之言;外篇则论时政得失,人事臧否,词旨辨博,饶有名理,要皆以黄老为宗,世以为道书之一 。
-
吴子兵法
已全本
作者:吴起 阅览:1084328
《吴子兵法》,中国古代著名兵书,《武经七书》之一。《吴子》是一部与《孙子兵法》齐名的军事著作,相传为战国时著名兵学家吴起所作。该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为后人所整理和删补,有些篇目和内容有所亡佚,现仅存《图国〉、《料敌》、《治兵》、《论将》、《励士》六篇,远非全璧。
-
元代野史
已全本
作者:佚名 阅览:1081266
元代野史元之先世,本号蒙古,其国在女真之北,以奇渥温三字为姓。有始祖母曰阿兰氏,寡居在极北沙漠。屡有光明耀腹,后一乳而生三子。季子曰孛端义儿,魁梧奇伟,沉毅寡言。其后子孙蕃盛,不相统属。传至九世孙,曰也速该,兴师攻塔塔儿部,大获全胜,擒其部长铁木真以归。
-
巧联珠
已全本
作者:烟霞散人 阅览:1077794
题“烟霞逸士编次”,序中又称其为“烟霞散人”,即清初太原刘璋。刘蟑生平著述详见《斩鬼传》条。 五彩堂编次本。封页已佚。十五回,不分卷,分装四册。首有序,后署“癸卯槐夏西湖云水道人题”。目录页题“新镌绣像巧联珠目次,五彩堂编次”。正文卷端题“新镌批评绣像巧联珠小说,烟霞逸士编次”。无图像,无评语,有圈点。正文半叶八行,行二十字。【藏北京图书馆】可语堂刊本,十五回,不分卷,五册一函。卷首有西湖云水道人于癸丑(按,“丑”,疑‘卯”之误)槐夏所作序文。作者自勖为“续三才子书”。余序文、题名、回目、行款皆同北京图书馆藏本,当为同一版本。【藏哈佛大学】(据吴晓铃介绍)坊刊本,据谭正璧、谭寻介绍,凡四卷十五回,题“烟霞逸士编次”。内容微有不同
-
柏台故事
已全本
作者:高阳 阅览:1070630
《柏台故事》中以谈科道的轶事为主,兼及讲官,并附记有关人物。柏台之名起于汉朝。御史府中多植柏树,而朝廷禁省,统称台阁,所以御史府别称柏台。至明朝设都察院,与六部平行,合称“七卿”。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,称为“台长”;正途出身授职监察御史,称为“入台”。特设而无专署的,有六科给事中,习惯上通称为“垣”,与“台”相对。如谓“台垣”即包括御史、给事中在内。台垣皆为言官,但两者常成水火,是明朝政治上一个很奇特的现象。→高阳作品集
-
咒枣记
已全本
作者:邓志谟 阅览:1070215
神魔小说《咒枣记》又名《萨真人得道咒枣记》作者为邓志谟,明萃庆堂刊本,正文卷端题“锲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”,卷首有〈萨真人咒枣记引〉。末署“竹溪散人题,时万历癸卯季秋之吉”。据此知书成于万历31年(1603)。 《咒枣记》中写萨真人积善学道,升飞成仙的故事。书中写惩戒王恶的情节,又见明余象斗《北游记》第22回〈祖师河南收王恶〉中,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,此种灵怪传闻当时在各地都有传播,小说家采集并利用时,大同小异,此详彼略,未必一定有传承关系。《咒枣记》也是根据这些传闻汇集、加工、整理而成的。《咒枣记》只存明建阳萃庆堂余氏刻本一种版本,现藏日本内阁文库。书的版式、插图与《飞剑记》全同,惟目录后多幅“萨真人像”而已。此书据内阁文库本影印,与天一出版社《明清善本小说丛刊》的本子同出一源。
-
明月台
已全本
作者:翁桂 阅览:1065648
全书十二回,有清代抄本。书署“烟水散人着”。根据本书序言及其他资料考证,本书作者翁桂,字凝香,号烟水散人,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,流寓萧县(今属安徽),生平甚不得意,以教村塾为业。本书从神话说起,写两个人的经历故事,一反一正,对比鲜明,其用心如书中自序所言:“从忠孝节义、悲欢离合之中,生出渺茫变幻,虚诞无稽一段因由,借端借事,惩劝醒世。”本书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之所见所闻构思创作而成,在某些地方亦借鉴了《红楼梦》一书版本
-
-
女娲石
已全本
作者:海上独啸子 阅览:1062820
女娲石是海上独啸子创作的明清小说,主要讲述中国有个女史,姓钱,名挹芳,由于国难当前,虽有报国志向,可是难于付诸行动,于是想用文字号召国人,唤醒国人. 话说中国有个女史,姓钱,名挹芳,年纪才得二九。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。生平爱读些书史,讲些政治学问。止见中国腐败危弱,好不担忧。旁边有些强国,今日唱着瓜分,明日唱着压服。虽有一般爱国志士,却毫没点实力。日日讲救国,时时倡革命,都是虚虚幌幌,造点风潮。这位女史真个感慨迸作,悲愤交集。
-
辽史
已全本
作者:脱脱等 阅览:1062534
《辽史》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,中国历代官修正史“二十四史”之一。由元至正三年(1343年)四月开始修撰,翌年三月成书。脱脱为都总裁,铁木儿塔识、贺惟一、张起岩、欧阳玄、揭傒斯、吕思诚为总裁官,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。元修《辽史》共116卷,包括本纪30卷,志32卷,表8卷,列传45卷,以及国语解1卷。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,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(907年-1125年),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。
-
吕不韦
已全本
作者:高阳 阅览:1060961
政海转入商界的是范蠡,由商业进入政治的是吕不韦。战国末期,剩下七个大国,秦楚最强,其次是齐、赵、燕,又次为魏、一韩。最弱的韩国出了个善于投机的大商人,竟致改变了历史,此人就是吕不韦。吕不韦是韩国故都阳翟——即今河南禹县——的大商人。贩贱卖贵,积累千金之富。他往来贸易的主要地区,是在赵国的邯郸。这个地方在战国末期,具有特殊的地位。苏秦佩六国相印、倡一合纵”之说攻秦,秦以张仪为相,用“连横”之策,与之对抗,鬼谷子门下的这一对师兄弟,各显神通,结果使得邯郸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葡萄牙的里斯本一样。→高阳作品集
-
东周列国志
已全本
作者:冯梦龙 阅览:1060448
《东周列国志》写的是西周末年(公元前789年),至秦统一六国(公元前221年),包括春秋、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,内容相当丰富复杂。《东周列国志》所叙述的历史,正是这样一个时代,所有的故事,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。其中叙写的事实,取材于《战国策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《史记》四部史书,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,冶为一炉,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。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,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,有时会隐而不言,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,没有一定见地的人,很难发觉,更谈不上理解了。这部书的通俗之处,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,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,种种是非善恶,忠奸智愚,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。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,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。
-
贞观政要
已全本
作者:吴兢 阅览:1055356
《贞观政要》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。全书十卷四十篇,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,与魏征、房玄龄、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,大臣们的争议、劝谏、奏议等,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,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、经济上的重大措施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、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。
-
陶庵梦忆
已全本
作者:张岱 阅览:1054779
《陶庵梦忆》,明代散文集。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。该书共八卷,成书于甲申明亡(1644年)之后,直至乾隆四十年(1775年)才初版行世。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,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。
-
搜神记/干宝
已全本
作者:干宝 阅览:1053603
《搜神记》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,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。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。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,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,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。
-
杨乃武与小白菜
已全本
作者:黄南丁氏 阅览:1053305
杨乃武与小白菜,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。同治年间,杨乃武与葛毕氏被怀疑通奸杀夫,在刑求后认罪,身陷死牢,含冤莫雪。此案惊动朝廷,在数度更审后虽还予清白,然而两人受尽酷刑折磨的悲惨遭遇仍令人不胜唏嘘。
-
农桑辑要
已全本
作者:佚名 阅览:1049706
中国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。成书于至元十年(1273)。其时元已灭金,尚未并宋。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、生产凋敝之际,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。
-
北游记
已全本
作者:余象斗 阅览:1047636
叙述玉帝凡心稍动,一缕真魂便下凡修炼、收妖的故事。 玉帝看上了柳天君(相传就是陆压道君的化身)家的七宝古树,于是发愿心历世间劫,以化身投胎刘家,随着年岁渐大次第了解各修行法门,得到宝物混天砖。后降魔除妖中胃肠分离,胃化作了龟,肠化作了蛇,也算是斩三尸得天道,修成正果,后受封北方真武大帝(武当尊为始祖),龟蛇二仙受封大将常伴左右。
-
高士传
已全本
作者:皇甫谧 阅览:1045835
皇甫谧著一本高士传,朝那(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)人,青年时代,即勤于学习,以著述为务,对经史各家均有研究,著有《帝王世纪》、《高士传》、《逸士传》、《列女传》、《玄晏春秋》等,表现了他在文、史方面的才华。现存的《高士传》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采尧、舜、夏、商、周、秦、汉、魏古今八代之士,立91传,其中《长沮桀溺》、《鲁二徵士》一传记2人,《四皓》一传记4人,共记96人。
-
七剑十三侠
已全本
作者:唐芸洲 阅览:1045740
写明武宗正德(1506-1521)年间,赛孟尝徐鹤(字鸣皋)等十二英雄聚义,各仗侠肝义胆、超群武艺,劫富济贫,除暴安良,后在七子(七位以“子”命名的剑仙,即玄贞子、一尘子、飞云子、霓裳子、默存子、山中子、海鸥子)及十三生(十三位以“生”命名的剑仙,即凌云生、御风生、云阳生、傀儡生、独孤生、卧云生、罗浮生、一瓢生、梦觉生、漱石生、鹪寄生、河海生、自全生)的帮助下,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、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,结果七子十三生与十二英雄各受封赏。 《七剑十三侠》一名《七子十三生》,是晚清侠义小说的代表性作品,在当时即被誉为“诚集历来剑侠之大观,稗官之翘楚”(江文蒲“初集”序)。作者唐芸洲,号桃花馆主,姑苏人,生平不详。此书分三集陆续刊行,各六十回,共一百八十回。初集六十回刊于光绪二十二年(1896)。江文蒲在为初集作的序言中说:“吾知是书一出,其不胫而走也必矣。”诚如斯言,书刊行后“风行海内,几至家置一编”(月湖渔隐“二集”序)。光绪辛丑(1901)正月,二集六十四刊行,与初集一样,其“脍炙人口,甚至有手不释卷者”(月湖渔隐“三集”序)。同年六月,三集六十回问世,读者得见金豹,月湖渔隐赞其“笔墨之奇妙,惊人之怪事,尤较之初、续两集有过之无不及也”(月湖渔隐“三集”序)。
-
木兰奇女传
已全本
作者:佚名 阅览:1043858
予幼读《木兰诗》,观其代父从军,可谓孝矣;立功绝塞,可谓忠矣。后阅《唐书》,言木兰唐女,西陵人,姻弓马,谙韬略,转战沙漠,累大功十二,何其勇也。封武昭将军,凯旋还里。当时筮者谓致乱必由武姓,谗臣嫁祸式昭,诏征至京。木兰具表陈情,掣剑剜胸出心,示使者而死。死后,位证雷部忠孝大神,何其烈也。去冬阅《木兰奇女传》,复知其幼而领悟者性命也,长而行持者性命也。且通部议论极精微,极显豁,又无非性命之妙谛也。尽人所当尽,亦尽人所难尽。惟其无所不尽,则亦无所不奇。而人奇,行奇,事奇,文奇,读者莫不惊奇叫绝也。此书相传为奎斗马祖所演,卷首有武圣帝序。今序已失,同人集赀付梓。书成,爰叙其缘起如此。